“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新媒体学院红色研学实践活动纪实

播放新闻    2025-08-16

总访问:24次

红色文化作为革命先辈们用鲜血与信仰铸就的精神财富,始终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如今,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征程中,青年是主力军和突击队。寒假期间,新媒体学院入党积极分子们踏上红色研学之旅。他们走进红色遗址,聆听历史回响,以脚步丈量信仰高度,用心灵感悟革命力量,让青春在与红色精神的交融中绽放光彩,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实践风采。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故事,感悟那份炽热的初心与使命。

32期 黄晶晶

活动概况

假期期间我去到了有着1800多年的悠久历史的富田古镇,这是一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红色记忆的名镇。我主要探访了富田古镇的核心景点,包括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匡家娘娘祠—崇孝堂、文天祥故里、王家大祠堂—诚敬堂,考察了红色革命重要据点陂下古村,中共赣西南第一次代表大会曾在此召开,毛泽东、朱德等革命先辈曾在此活动,留存有战壕及大量红、白标语。了解了匡家祠堂作为红色政权见证地的历史,这里曾是赣西南苏维埃政府等机构所在地,保存有众多红色标语和旧址。

研学感悟

此次赴富田开展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红色研学机会。通过实地考察陂下古村保存的红色标语、参观调研匡家祠堂的革命旧址,我们直观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所展现的坚定理想信念,深刻理解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文天祥的浩然正气精神,更启示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必须坚守道德底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正直、诚信、爱国、敬业的高尚情操,弘扬时代正气。

我们要将此次研学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工作和学习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32期 欧阳钰亭

活动概况

在暑假,我走进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重点了解了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背景,代表人物以及事件发生过程。纪念馆内丰富的史料、生动的雕塑和珍贵的历史照片,让我仿佛穿越回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此次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运动,具有开创成功范例、推动全国工人运动发展、密切党与群众联系等历史意义。

研学感悟

本次研学走进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内心的亲切感与崇敬感交织在一起,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那段激荡人心的历史脉搏。

馆内的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故事:带着煤痕的矿灯,记录着工人在黑暗矿井中的挣扎;泛黄的罢工宣言手稿,字里行间是“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呐喊;谈判桌上的旧座钟,仿佛还回荡着刘少奇面对威胁时的坚定声音。儿时听长辈讲的安源故事,此刻都有了具体的模样——毛泽东深入工棚与矿工促膝长谈,李立三在夜校教工人认字明理,1.7万名路矿工人用团结的力量赢得罢工胜利,这些不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家乡祖辈们用勇气写就的传奇。

作为萍乡人,我深知这份红色遗产是家乡的精神根脉。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更明白肩头的责任。这次红色研学让我真切感受到,安源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指引前行的火炬。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来自家乡的红色力量,在向党组织靠拢的路上坚定步伐,用实际行动传承先辈的初心,让安源的故事在新时代继续闪光。

32期 阮文龙

活动概况

我利用暑假时间去到了位于江西省吉安市的阳明书院和静居寺。阳明书院道光十九年为纪念王阳明创建,在革命年代意义重大,1930年红军学校第三分校迁至此处办学,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也是进步青年秘密聚会场所;抗战时期作为国立第十三中高中部校址和第36后方医院发挥重要作用,解放后也持续服务社会。静居寺始建于唐神龙元年,初名“安隐寺”,宋徽宗时改名“净居寺”。革命时期曾为红军提供帮助,僧人参与传递情报、救治伤员等工作,是特殊红色据点,后获多项荣誉称号。

这些红色故事中,我能感受到坚定的革命信念,军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红军尊重群众、依靠群众,群众拥护红军、支持红军,在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强大的合力,这种军民鱼水情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在抗战时期,全社会各界人士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也彰显了团结的力量。

研学感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我们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此次青原山景区的红色研学,让我对这一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从革命历史中汲取的重要启示。革命时期,正是因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先辈们才能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持斗争。在新时代,我们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始终保持前进的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

阳明书院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见证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历程,每一段经历都承载着特殊的意义。我们要将革命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33期 魏文静

活动概况

暑假期间,我前往江西省南昌市八一起义纪念馆,深入学习这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武装起义历史。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建立于1956年,占地面积达5903平方米,如今已成为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馆内的基本陈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共展出各类图片与图表509幅、文物展品407件(套)、艺术品51件,涵盖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过程与影响、人民军队的光辉发展历程,以及起义旧址复原陈列等板块,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南昌起义的历史全貌。

研学感悟

踏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仿佛穿越至风云激荡的年代。起义枪炮声与先烈坚定眼神,诉说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舍生取义的情怀,其为理想信念奋斗的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强调的坚定理想信念高度契合。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 “钙”,先烈们用行动诠释的信仰与信念,值得新时代青年继承发扬。

浏览史料与文物,深感历史厚重。1927年,面对白色恐怖,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周恩来等先辈以无畏勇气开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征程,体现的历史主动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启示我们在新时代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南昌起义是里程碑,我们应从中汲取力量,传承精神,坚定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岗位、勇于创新,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相连。今后,我会以先烈为榜样,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结合实践,服务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33期 文小薇

活动概况

我在暑假期间深入到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村的卢德铭纪念馆。该纪念馆是卢德铭烈士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8月建成开放,占地面积2486.35平方米,通过文物、文献、照片及多媒体等展示手段,系统呈现了卢德铭从早年接受共产主义思想、考入黄埔军校,到担任秋收起义总指挥,最终在掩护部队突围时壮烈牺牲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纪念馆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研学感悟

作为新媒体专业的入党积极分子,参观芦溪卢德铭纪念馆后,我深受触动,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有了新感悟。卢德铭中学时受进步思想熏陶,后考入黄埔军校并入党,在东征北伐中立下赫赫战功。1927年,他担任秋收起义总指挥,在芦溪山口岩为掩护部队突围,英勇牺牲,年仅23岁。馆内丰富的陈列,还原了他短暂却光辉的一生,展现出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卢德铭用生命践行了对党的忠诚、对革命事业的担当,正是这一论述的生动体现。

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应利用专业优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讲好卢德铭等革命先烈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更多人汲取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33期 张如芸

活动概况

暑假期间,我选择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作为研学地点。这座纪念馆是为纪念1927年南昌起义而设立的专题博物馆,馆内的核心建筑——江西大旅社旧址,曾是当年南昌起义的总指挥部,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布局与陈设,让人能直观感受起义时期的历史场景。

纪念馆通过丰富的文物展品、历史图片、多媒体演示等展示手段,生动详实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与坚定信念,清晰呈现了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过程与深远影响。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在此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序幕。如今,这里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基地,吸引着无数人前来缅怀先烈、学习历史。

研学感悟

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革命先辈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的身影、面对敌人威胁时坚定不屈的神情……他们的无畏精神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作为一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这次研学让我深刻思考:如何在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真正汲取红色力量,传承红色基因,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回顾南昌起义的历史,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理念的内涵——南昌起义的初衷,就是为了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为了让人民摆脱压迫、过上幸福生活,这正是“人民至上”理念在革命年代的生动实践。联系到自身,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虽然不需要像先辈们那样冲锋陷阵,但可以通过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实践,关心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主动服务社会等方式,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将以此次研学为契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今后,我会以南昌起义精神为指引,将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具体行动——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在实践中勇于担当,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发光发热。

红色研学活动,让我们在新时代触摸到革命先辈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感受到红色基因在血脉中奔涌的蓬勃脉动。这场从缅怀到传承、从追思到践行、从过往到未来的精神之旅,深刻启示我们:革命精神与新思想的交响,正是让英烈的信仰照亮前路,让时代的使命扛在肩头。

当我们以初心续写答卷,以行动接力奋斗,便是对“做好接班人”最生动的诠释——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新生,让复兴之路在接力中通向远方。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先锋创客小镇       邮编:330041

电话:0791-83792966     传真:0791-87709377   ©2015 Ahead   赣ICP备1300536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