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淬火东固|新媒体学院“畲乡寻迹”暑期社会实践队首日寻迹记

播放新闻    2025-06-27

总访问:38次

六月的吉安青原区,热浪裹挟着蓬勃的生命力,也涌动着厚重的红色记忆。新媒体学院“畲乡寻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队怀着无比崇敬与深切期待,踏上了吉安市青原区这片浸染着革命热血的土地。在实践首日,队员们循着先烈足迹,走进东固革命烈士陵园与东固烈士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直抵心灵的、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青春血脉中奔涌激荡。

晨光初露,实践小队于简单的早餐休整后,便奔赴东固革命烈士陵园。踏入陵园,肃穆庄严之感扑面而来,葱郁松柏如忠诚卫士般守护着这片精神圣地,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历史的厚重与深沉。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队员们缓缓前行,聆听过去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在众多革命先烈的故事中,黄公略烈士的事迹令队员们驻足良久,时间仿佛在此刻定格。黄公略烈士投身革命,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他指挥若定,带领部队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用智慧与勇气一次次粉碎敌人的围剿。在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巩固和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征程中,他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在1931年9月的一次战斗中,黄公略为掩护部队转移,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3岁。直到在2024年他的遗骸才被找到迁入陵园中。他以热血铸就信仰,用生命诠释忠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毛主席诗词中的赞誉,是对他卓越功绩的永恒铭记。队员们屏息凝神,目光灼灼,被黄公略烈士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震撼。

实践队员们手捧黄菊,神情凝重,缓缓走向烈士纪念碑,承载着对先烈们无尽的敬仰与追思。队员们依次将手中的鲜花轻轻放置在碑前,鞠躬默哀,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对烈士们的缅怀之情。花朵静静绽放,恰似烈士们纯粹而伟大的精神,在岁月长河中永不凋零 。

午后,炽热的阳光未能阻挡队员们探寻红色记忆的脚步,实践小队来到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推开博物馆大门,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时光之门。馆内,一件件珍贵文物静静陈列,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锈迹斑斑的枪支,见证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布满补丁的军装,承载着革命先辈的艰辛与坚韧;泛黄的书信,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这些文物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符号,它们串联起东固革命斗争的壮阔画卷,让队员们真切触摸到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时而驻足凝视,时而轻声交流,内心被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所深深触动。那些在战火中淬炼的信仰,在困境中坚守的信念,跨越时空,直击心灵,为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思政课。

东固之行,是一次涤荡心灵的红色之旅,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与升华。新媒体学院“畲乡寻迹”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在青原区的首日实践中,以脚步丈量红色土地,以心灵感悟革命精神。黄公略烈士等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这些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已然化作永恒的精神坐标,深深镌刻在每位队员的灵魂深处;而那些静默陈列的文物,则如同穿越时空的星火,在新时代青年的心田播撒光明的火种。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实践小队的队员们深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在后续的实践中,他们将带着此次东固之行的感悟与收获,以新媒体人的视角与担当,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先锋创客小镇       邮编:330041

电话:0791-83792966     传真:0791-87709377   ©2015 Ahead   赣ICP备1300536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