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家乡文化,践行初心使命 | 新媒体学院学生党支部“家乡文化探寻”活动纪实
播放新闻 2025-08-20
总访问:16次
为厚植文化自信根基,以家乡文化为切口感悟中华文化深厚底蕴,新媒体学院学生党支部第32、33期学班积极响应“青衿返乡践初心,暑期先锋踏歌行”号召,开展“家乡文化探寻”活动,让我们跟随同学们的脚步,解码家乡文化基因,感悟初心使命。
第32期入党积极分子 李佳慧
我的家乡南昌县塘南镇,正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
曾经单一农耕模式被打破,如今四季皆有景致:春季千亩油菜花引客来,粮油轮作让土地增效;夏荷飘香、秋稻铺金、冬有温室采摘,产业融合绘就新图景。生活环境更是亮眼,泥泞路变水泥路,村村通公交方便出行,环境整治让村容村貌清新宜人。
家乡的发展变化让我满心自豪,我坚信,未来的塘南镇会更加璀璨夺目!
第32期入党积极分子 黄晶晶
那晚,赣州新建的“鸟巢”体育场里人声鼎沸。作为一名赣州人,我第一次在现场感受家乡球队——赣州队出战“赣超”联赛的激情。
最让我心跳加速又倍感遗憾的,是家乡球队几次势大力沉的射门,足球“砰!砰!”地狠狠砸在门框上,弹了出去。每一次击中门框的巨响,都像敲在四万家乡父老的心上。最终,赣州队1:2惜败。
然而,这场失利带来的并非沮丧。坐在看台上,我看到的远不止是比分。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激动地挥舞着拳头;小朋友骑在父亲肩头瞪亮眼睛;许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哪怕不懂足球,也喊哑嗓子为家乡加油。那一刻,输赢似乎不再重要。崭新的体育场不再是钢筋水泥,成了凝聚乡情的磁场。绿茵场的奔跑,映着整座城市向前的模样。球门能挡射门,却挡不住虔城向前的势头、挡不住我们向着美好未来奔跑的脚步!小小的绿茵场,让我真切地触摸到了家乡跳动的脉搏和那份深植于心的家国情怀。
第32期入党积极分子 阮文龙
青原区的山水间,藏着自然与人文的共生密码。阳明书院里,“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碑刻诉说着王阳明“知行合一”哲思;净居寺千年古柏与青山相守,是“天人合一”的写照。富滩镇曾是砂石遍布的荒滩,党员带头拆违建、种草木,如今成了候鸟栖息地,樟树林里“党员责任区”的牌子,见证着对生态的守护。
家乡的美,是阳明书院里“致良知”的哲思,是净居寺“护生”的慈悲,更是富滩镇党员们躬身种树时的执着。作为青年,守护家乡这份美,便是践行初心的开始。
第33期入党积极分子 张可欣
我的家乡是江西宜春的万载县,在我的眼中它更像一幅多彩画卷,红色的峥嵘过往、绿色的生态盛景、古色的深厚底蕴、彩色的绚烂烟火,共同交织成它独特的文化脉络。
万载的红色,是刻在山河里的热血记忆。作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核心驻地,仙源乡仿若一座露天革命博物馆。移步山水之间,万载的绿色令人沉醉,森林覆盖率超67%,群山叠翠、植被丰茂。万载的古,在街巷深处流转。万载古城里,三十余座明清民国古祠堂错落,青石板路串联岁月;国家级非遗“万载开口傩”节庆上演,古朴舞步藏着文化厚重。最动人的是万载的彩——“中国花炮之乡”的烟火。1400多年历史的花炮技艺入选国遗,曾亮相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夜幕下,古城“焰火之恋”秀起,火花如繁星坠落、繁花盛放,满是独属于万载的浪漫。
第33期入党积极分子 黄可欣
探寻家乡黄马乡的乡村振兴之路,我深切体会到党建引领的强大力量。“一村一景、一村一品” 的规划,串联起精品旅游线路与4A级景区,让田园变“美丽经济”。连续17届樱花节吸引60万游客,带来2500万元经济收入,党员干部带头让乡村有文化味更有烟火气。
最打动我的是治理中的民心凝聚。党建“1+1”模式让党员冲在前,“五福卡”积分制让村民成主角,“一户一档”及时化解难题。看到村民从“旁观者”变“实践者”,我明白乡村振兴的底气在民心,而党组织正是凝聚民心的核心。
此次探寻让我坚定:党员的价值在于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在实践中锤炼初心,争取早日入党,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第33期入党积极分子 黄明慧
我的家乡是江西赣州的“红色热土”——兴国。兴国县内,丹霞地貌连绵,赤色山体与翠绿植被相映。
县城里,红军标语博物馆是核心地标,“扩大红军”“拥护苏维埃”等斑驳标语,诉说着红色过往。长冈乡田野间,稻田铺展成青绿画卷。作为“长冈乡调查”发生地,老樟树下村民围坐议事,延续着民主传统。乡史馆里,军功章与史料记载着80%青壮年参军的壮举,新修的红军步道串联红色遗址,成为党史学习载体。长冈水库堤坝上,水面光伏板与风力发电机构成清洁能源图景,是长冈亮点,更是兴国绿色转型的缩影。
红色基因融入发展实践,正是我所见的家乡变迁。
此次活动,让第32、33期入党积极分子重拾家乡文化记忆,深刻体会到家乡文化印记是党领导人民守护与发展文化的见证,文化传承成果离不开党的理论指引和政策保障。
作为新媒体专业的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既是家乡文化的“探寻者”,更要做党的创新理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未来,我们将以专业所长,用镜头记录文化传承、用文字讲述家乡变迁,让家乡文化基因与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