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一本书|第四期读书分享
播放新闻 2023-04-01
总访问:3737次
读书能启人心智,撼动心灵,丰富人生;读书能积累知识,激发思考,指点迷津。阅读,是一种提升修养的途径;分享,是一种深化理解的方式。共读一本书,我们齐分享。
春暖花开之际,我们的读书分享会也进行到了第四期。本周,大家阅读的热情依旧不减,我们享着自己的观点,对书籍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倾听着他人的观点,发现自己未曾注意到的精彩之处。让我们一起看看本周同学们的读书分享心得吧!
B211402 王毅《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一本关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哲学书籍,它讲述了作者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得。他与自然相处和谐,与一切生物共享这片天地,他与松鼠分享松果,与林鹿共饮晨露,他在《瓦尔登湖》中写到:我愿深深地扎根于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在独处时阅读的书籍,它能给你带来宁静,让你在宁静中获得思考,并帮你构建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哲学是人对世间事物的认知,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读完这本书,你将获得与世界对话的机会。
B211401 曾子颖《月亮与六便士》
“只有诗人和圣人才会在柏油路上浇水,满怀信心地期望能长出百合花来回报他们的辛劳。”这是书中的一句话,看似荒唐,但当我细细品读却发现:我们也应当为了理想而奋斗,追逐生命中唯一的光。不管周围侵袭的黑暗,只为那炙热的热爱,奋不顾身地扑上去,哪怕像飞蛾一般。我们应该为自己而活,遵从自己内心深处的选择,这世上本来就没有太多是与非,问心无愧就好。我们应该享受追逐月亮的过程,并在追逐中找寻人生的价值,才能不负此生。
B221402 尹俊涛《追风筝的人》
“为你,千千万万遍”。在《追风筝的人》中,这起初是哈桑对阿米尔所说,表现的是哈桑对小主人阿米尔的忠诚;最后是阿米尔对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所说,这是阿米尔对自己的救赎。如果人生就是一场放风筝比赛,很多人的风筝会因为操作者的一个失误而被别人割断线,从天上掉下来。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追到自己掉下的风筝。我们依然需要去救赎自己的心灵,需要为了自己曾经的过错而努力地去弥补千千万万遍,像阿米尔一样即便冒着生命危险也不能退缩。
B221404 张优优《我与地坛》
文章共有七个小节,他谈论生死,谈论四季,谈论母亲,谈论呼啸而过的风,谈论并不相识的人。这些东西从他的笔下跃入我的脑海,挂在心尖。然而我笨拙的嘴巴,不能说出更多赞美的文字,但我透过史铁生的眼睛,在荒芜的野地里却看到了生命的璀璨。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一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定又激动地欣赏这一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C221403 彭家瑶《红岩》
夜,静得出奇。我在灯下读《红岩》,我被书中这位女英雄的气概深深地感动了,她是那样的伟大!
为了共产主义的目标,她早已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她为党献出了一切!书读完了,但那铁锤般的话语还在我的耳边回荡:“竹签是竹子做的,但是共产党员的意忘是钢铁铸成的!”革命先辈面对刀山火海都能无所畏惧,我们现在又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呢?我要向她学习,做一个坚强的,勇于拼搏的人!
本周的读书交流角能够看到同学们踊跃参与的身影,这些纸条上无不展示出同学们的思考与感受。有些同学在分享他们近期的学习成果,在交流角中收获共同进步的友谊;还有不少同学的摘抄与阅读分享,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抚慰人心,感受书籍所带来的美好与精彩。
同时,各班仍积极展开读书分享活动。伴随着越来越多同学的加入,读书活动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不少同学反映,通过此次活动,他们能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他们的课余时间,提高了他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并在交流中找寻感悟与共鸣。
手捧书籍就是手捧希望,任何一本书的力量都需要你通过行动去检验,同学们,让我们把握今天,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为人生筑牢根基;去感受书籍的灵魂,拥有一段美好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