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一本书 | 第六期读书分享
播放新闻 2023-04-20
总访问:3977次
有人说,经常读书的人,书一放下,就会有美好的气质出现,举手投足间都充满着自信与从容。读书像是一剂温柔治愈的良药,总能在你迷茫时给你指引,在你困惑时给你答案。
阅读活动已经来到第六周了,不知道你是否还在坚持着阅读呢?有没有爱上阅读呢?我们身边有不少的同学依旧保持着对分享读书所学的那份热情,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同学们的心得体会吧。
B221403刘芳云《向上生长》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结合自己的职业背景、历史渊源、国际视角来分析前进道路上的困惑。我们必须要承认自己的普通和平庸,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提升自己,向下扎根、吸收养分和力量,始终保持学习的能力,始终拥有向上生长的热情和精神。
B211401姜鹏《你在为难读书》
读完这本书后有了许多感触,学习中态度决定成绩、方法决定成败;生活中视野决定格局、性格决定命运;对自己的了解,对品格的修炼是一辈子的事。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还有无数的险峰等着我们去攀登。
B221402廖金燕《文化苦旅》
深夜暗淡的灯光下,我轻轻地合上了泛黄的书页,结束了假期的"文化苦旅"。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读罢便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沧桑潇洒的文字是人、历史、自然的浑浊交融,跟着先生的脚步,在这片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平静地游历着一寸山水,穿越几千年的风雨,站在古人曾伫立的方位上,去静听与千年之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雨声,去感受中国辉煌历史的悠久魅力。
合上眼,静下心,终于读完了这本散发着身后文化气息的游记。风一程,雨一程,仿佛走遍了这篇载着千年沉重历史的土地。
C221404廖凯星《追风筝的人》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的影子影响了阿米尔的一生,他挣脱世俗枷锁,不顾风言风语和曾与他人私奔的索拉雅结婚,这一次,他选择直面内心,做出了与童年截然相反的选择,包括后来与别人决斗,用爱去融化索拉博等举动,都是他在主动选择再决定成为一个好人,阿米尔虽然胆小懦弱,却并非没有良心,还记得哈桑为他所做的一切,并在亲情和友情的感召下,踏上了自我救赎之路。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它可以是勇敢,善良,美好,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希望我们都拥有为那个风筝千千万万遍的勇气。
B221403古欢《湘行散记》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是沈从文老先生写给妻子张兆和的一句话,后来收录于《湘行散记》中被人熟知。在我阅读这本书时,感觉到沈先生的文字如同湘西的潺潺流水与青翠大山一般,婉约秀气,像个可人的小家碧玉,惹人爱怜。先生将一路的风光描写的栩栩如生,山是镀了金光的,水面是朦胧的,哪哪都是翠色迎人的勃勃生机,这般美景,却是纸张无法承载的先生的思乡之情。《湘行散记》并不是一般的描绘风光、记叙民俗、人物的游记,它的重心更在于写人,写人性,写人性的美。这些人多是生活在底层的商贩、妓女、水手、兵士、农人、矿工,他们在苦难中顽强的活着,和命运、自然做抗争,飘渺的橹歌声中,扬起的是最真实而美丽的生命。
C221402 徐梦琴《骆驼祥子》
读了大学后再去阅读这本书我有了不一样的思考。现在的我不只看见了样子生命里的喜怒哀乐、痛苦和幸福,我还会为他的苦中作乐而开心;为他的梦想毁灭而惋惜;为他的善良淳朴而感动;为他悲惨的结局而悲哀。
不知不觉,读书交流角上的便签数量已经颇为可观了。可以发现,纸张上不仅仅有同学们分享的读书心得,也有许多同学们摘抄的文章句子。大概,每个人都会有被文字打动的时候吧,一张张纸条,都包含着同学们的思绪,文字能够记录情绪,也能抚慰人心,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进来,以书觅友,以文觅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