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第一届学生记者节暨新闻宣传紫阳湖论坛

播放新闻    2022-11-10

总访问:4726次

为了庆祝第二十三届记者节,118日,由校记者团、新媒体人通讯社、校团委融媒体中心联合承办的第一届学生记者节暨新闻宣传紫阳湖论坛于1430在路演大厅顺利召开。

 

党委副书记、常委副校长李旺根,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宣传部部长尹祖国,区块链学院党总支书记晏能谊,新媒体学院党总支书记王芳等领导出席论坛。

论坛的第一阶段——论坛报告。

首先,视频播放了来自中国青年网副总编王海、凤凰网江西频道黄子怡、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首席记者郭哲君、新华社江西分社记者成思强四位媒体嘉宾对本次论坛送上的贺词。

随后,党委副书记、常委副校长李旺根上台致辞并作了论坛主题辅导报告。他指出,校园宣传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学生记者们的努力和奉献,他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与工作取向。同时,李校长针对新闻照片拍摄做了题为《摄像记者的新闻拍摄技巧》的辅导讲座。

 

在社团负责人主旨报告环节,校记者团团长、我院新媒体人通讯社社长和团委融媒体中心主任分别做了主旨报告。

新媒体人通讯社社长柳诗强做了题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报告。他分别从通讯社发展历程、通讯社存在的问题及通讯社发展规划三方面为我们全面客观地讲述了通讯社背后的故事。首先,他表示通讯社目前的成绩来自于成员们的紧密团结、同学们的真挚热爱、老师的辛勤指导以及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共同打造出了一个力求记录校园美好生活,讲述校园好故事,传递校园好声音的通讯社。接着,柳诗强也站在他的角度提出了他所看到的问题。他提出,未来计划把新媒体人通讯社打造成一个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专业的实践能力、积极的志愿团队。最后,他表示,作为一个社团,通讯社要走的路还很长,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论坛的第二阶段——论坛发言。

我院新媒体人通讯社三名成员率先进行发言。

新闻部刘芳做了题为《年轻,就要大胆试错》的发言。首先,她以数据化的方式为我们介绍了她的自媒体账号。目前她拥有一个资料型账号、两个文案类账号,总粉丝数2W+的公众号。其次,她从明确公众号定位、名字的选取,头像的版权问题,内容的策划即选题、内容、排版等,运营技巧,变现途径以及熟悉平台推荐算法机制等方向,全面地分析如何做好一个微信公众号。同时,看待当时面临的各种问题,她说道,不断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剖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楚的认知,也更加懂得扬长避短。最后,她祝愿,每一个倾心于新媒体的人们,在未来道路上都能跟随心之所向,坚持下去,最终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灿烂曙光。

 

视频部廖志强做了《如何做好短视频之我见》的发言。他以三个短视频为例:取得2021全省红色走读比赛三等奖的《碳钢除锈》;点击率过万,被多家主流媒体播出的《春暖花开——江西加油、南昌加油》;今年新媒体学院“进百村、访千家、写万字——在基层读懂中国”主题三下乡活动制作的《十七棵树下的誓言》,通过三大点剖析如何做好一个短视频。第一要学会选题,以小见大往往最能打动人心。第二是要保持耐心,在这个不断修改,打磨的过程中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得到的经验会比单纯的剪辑要多的多。第三是升华主题,他介绍了两种方法,借助音乐和结合时政。最后,他呼吁,沉淀下去,褪去自己的浮躁,彻底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更高的台阶。

 

新闻部董乃菲做了题为《我的新闻稿被<学习强国>转发》的发言,她和她的团队在暑期新媒体学院“进百村、访千家、写万字——在基层读懂中国”三下乡集体实践活动中深入瑞金华屋调研乡村振兴,撰写的新闻报道《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被《学习强国》转发。在活动期间,他们走旧址,看过去,感今朝,她抱着树立以习近平新闻思想指导新闻实践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听见中国青年坚定的声音。最终这篇稿件在“中国青年网”、“学习强国”等5家国家级新闻媒体,3家省级主流媒体上发表。她谈道,新媒体人通讯社将坚持做红色社团的先行者,以影像解读时代,用声音传递力量!

 

校团委融媒体中心和校记者团代表也相继做了主题发言。

 通过参加第一届记者节活动,校园记者们纷纷表示,作为校园记者,应秉持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锻炼专业能力,传播校园故事,用脚步丈量校园,用镜头记录生活。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光芒。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既是赞誉,也是目标,希望各个青年记者能够以此激励自己更好地追求自己的记者梦。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先锋创客小镇       邮编:330041

电话:0791-83792966     传真:0791-87709377   ©2015 Ahead   赣ICP备13005365号-6